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,本名张福德,自小聪颖至孝;三十六岁时,官朝廷总税官,为官清廉正直,体恤百姓之疾苦,做了许许多多善事。102岁辞世。死后三天其容貌仍不变,有一贫户以四大石围成石屋奉祀,过了不久,即由贫转富,百姓都相信是神恩保佑,於是合资建庙并塑金身膜拜,因此生意人常祭祀之。亦有说在他死后,接任的税官上下交征,无所不欲,民不堪命。这时,人民想到张福德为政的好处,念念不忘,於是建庙祭祀,取其名而尊为「福德正神」。
土地神也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知名度非常高的神之一,他是一方土地上的守护者,是与那方土地形成共存的神,所以在那方土地的土地公才会什么都知道。作为地方守护神,尽管地位不高,却是中国汉族民间供奉最普遍的。
-
石雕土地庙
虽然只是修建在田边路旁,像个小鸽笼,但它却是台湾神庙中最多的一种神庙。
在汉族民间,土地公也被视为财神与福神,因为汉族民间相信「有土斯有财」,因此土地公就被商家奉为守护神。据说他还能使五谷丰收,因此,很多人就把土地公迎进家里祭拜。一般家庭的厅堂五神中必有供奉土地公,家中没有供奉土地公的,也在每月的初二、十六,在家门前设香案、烛台、供品祭拜。不过一般农家则是以每月的朔、望两天,也就是初一和十五祭拜土地公。
为什么民间只拜土地公不拜土地婆呢?
说法一
土地公的配偶,就是土地婆,她的出镜率非常少,并不是因为她面目可憎,事实上很多土地夫人姿容甚美,真正的原因在于她爱说实话。
据说当年玉皇大帝将土地公下放到凡间时,曾问他有什么希望。石雕土地公很有头脑,一番话冠冕堂皇,犹如做政治报告,说他希望世间的人个个步入小康生活,精神文明极大提高。土地婆听了之后却说:“这样不行,世间的人应该有富有贫,大家都富足了就没人愿意做辛苦的工作,有了差距才能分工合作,发挥社会的功能。”据说世间的贫富差别就由此而来。
当土地公下到凡间后,见到人们因为亲人去世而号啕痛苦,不由起了恻隐之心,想将死者复活,又被土地婆拦住:“生死乃因果轮回,不可随便更改。如果人人都长生不老,这世界岂不沦为人吃人的世界了?”土地公只好打消了自己的想法。
因为这两件事,老百姓一般都把土地婆视为“恶婆”,不给祭祀。公说公理,婆说婆理。天理难为,命中注定。祸从口出,敬人是德。天降甘露,人在世间。地生万物,抚育苍生。
说法二
传说土地公分财产给人间时,土地婆极力反对。她担心把财产平分给人间,自己会受穷。她知道,如果穷了就没钱买好饭吃,没钱买好衣穿,人们瞧不起,甚至等将来嫁女儿时连轿夫也雇不到。据说因为她反对把财产平分给人间,导致了社会上贫富悬殊。所以人们就再也不拜她了。
说法三
南澳岛渔民都敬奉土地神,但是,南澳人一般只拜土地公,而台湾人却只拜土地婆。这里头有一段缘由。
传说很古时候,台湾一对土地公婆,有急事想渡过海峡到南澳岛。正当走至海边,忽遇一位妇人在树下痛哭,便问其故。原来,那妇人是海峡对岸南澳岛人,这次随夫出航,遇风翻船,丈夫死在海里,她侥幸漂至台湾海岸,孤苦零丁,今想在这株大树上吊。
土地公听后,想救妇人一命,要赠送点钱给她,却遭土地婆反对,说:“渔夫遇风,死在海底,何止千万,你勿多管闲事,俺应赶紧过海峡,到南澳岛去,免得误了自己的事。”
土地公听后,对土地婆这种态度很恼火,于是,他只管给钱救济渔妇,并一气之下,单独奔往南澳岛了。
那位遇救的渔妇,返至南澳后,把遇到土地公婆一事,介绍给乡亲们听,自此,南澳人民就一般只拜土地公,对没有良心的土地婆就不理睬了。而台湾渔民,因土地公去南澳后没有返台,就只好拜土地婆了。